VR技术为文化遗产传承提供新途径,
文化遗产为VR内容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文 | 青崖白鹿
(2023年7月17日讯)天上有了一颗“樊锦诗星”。上周一,“‘樊锦诗星’命名、樊锦诗基金设立暨从事敦煌文物事业60年座谈会”在甘肃敦煌研究院举办。谈到樊院长,只要对敦煌文物保护稍有关注的朋友,就一定不会陌生。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开始,“敦煌女儿”樊锦诗已经在敦煌坚持文物保护工作60年了。
除了传统的文物保护工作,樊院长带领团队建立的“数字敦煌工程”,让敦煌石窟的文物信息得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同时,该数字工程也让敦煌文化与艺术实现了走出洞窟、走向世界的愿景。樊院长亲手打造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推出了《千年莫高》和立体球幕《梦幻佛宫》两部电影。
今年3月,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淘宝人生利用元宇宙数字技术对敦煌文化进行推广,打造开放了线上首个旅游景点——元宇宙敦煌博物馆。整个元宇宙敦煌博物馆,以3D古风风格,完整复刻了十余个隋唐时期敦煌经典古风壁画场景,用户可沉浸式在不同场景中穿梭。还能模拟敦煌飞天,体验有趣的互动玩法。
(元宇宙敦煌博物馆游戏截图)
VR技术对文化遗产传承的积极作用
结合以上讯息,我们不难发现,数字技术可以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驾护航,沉浸式体验方式可以提升受众群体的参与感。因此,一个结论也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V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产生积极作用。(本文所提及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大的层面上来讲,利用VR技术在虚拟空间中复刻数字展品,可以在避免文物过度曝光、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保障游客的游览体验。并且,VR技术所能创造的身临其境的传播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拓宽受众群体,尤其是吸引年轻人的注意。
(游客通过VR设备欣赏文物)
物质文化遗产
先来谈谈VR技术之于减少文物损耗的作用。众所周知,很多的文物在传承过程中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破损,尤其是对一些材质特殊、易与外界环境发生反应的文物来说,长时间频繁地展出是不利于文物的保护工作的。而利用1∶1复刻的VR数字展品进行展陈,便可以使这方面的损耗大大降低。
这样的保护性展览措施,对于一些可以复刻实体替代品的文物来说,作用可能没有那么明显,但对于文物遗址、名胜古迹等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小P在这里,以两个国内相关的VR体验项目为例,苏州拙政园VR馆、江西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VR项目进行说明。
前者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知名度很高,无论是否是节假日,基本上园区都处于爆满的状态。这就会引申出两个问题,第一是露天环境下的园林建筑受雨打风吹,再加之超高强度的客流量,使得园区日常维护工作量大,且不便于开展封闭式维护。第二是高峰状态下,游客可能也无法尽情领略江南园林的魅力。
这个时候,苏州拙政园VR馆项目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于花木山石曲径通幽处会友,于亭台楼阁间赏昆曲曼妙。通过该项目,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流游客,也可以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般的江南园林游园体验。
(游客体验苏州拙政园VR项目)
后者是墓葬遗址,存在不便开放的区域,同时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偏低。那么,一个游客只要戴上相应设备,就能“走进”海昏侯国,将万亩城池尽在眼底的VR项目,就很有用处了。既能更好展示海昏侯国的大气磅礴,又能通过虚拟空间中各种新奇的互动体验,吸引游客。目前此类展览已有不少,小P此前介绍过的胡夫金字塔《消失的法老(Horizon of Khufu)》沉浸式探索体验展也是其中之一。
(游客体验江西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VR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完了有形的,咱们再来聊一聊无形的。相较于可以直观被人欣赏,在网络上有海量图片、视频资料流传的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更需要被“看到”。这里其实也可以引申出两重意思,其一,璀璨的非遗技艺应该让更多的人得以观赏,其二,非遗技艺的传承需要更多人参与其中。
依旧话分两头,先说非遗技艺的传播问题。以御窑金砖的烧制为例。看实物,御窑金砖其实就是“平平无奇”的一块地板砖,不像缂丝制品那样,有让人一眼就被震撼的华丽精美。但其实金砖的烧制技艺同样繁复苛刻,不过,常规的场景无法去展现这一漫长的过程。而VR技术却可以将这类不易复现的非遗技艺,在虚拟空间中尽可能地进行全面展示。
(御窑金砖实物展览)
御窑金砖的烧制:选好的土需要露天堆放整一年,放牛踩踏去气泡、去水泡、去土性的复杂过程,之后再对泥土反复摔打,才装入模具并且踩踏严实;在避风蔽日的环境对砖坯进行5到8个月的阴干;正式烧制时,要使用草糠、片柴、颗柴以及枝柴各烧一个月;出窑后再用桐油浸泡,保证金砖的光泽和质量。这些前前后后加在一起两年多的步骤之后,“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御窑金砖才算真正完成。
选土、制坯、阴干、烧制、浸油,这一环扣一环的流程,历时之久、工序之繁,也只有通过VR技术,才能得到较为完整的呈现了。 同时,得以完整呈现的御窑金砖也能更好地散发魅力。这里也就涉及了非遗技艺传承的问题。
有一点,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认知,那就是我国的非遗技艺传承情况并不乐观。上面提到的非遗技艺VR展示,其实除了为游客提供好的游览体验之外,也能在非遗技艺传承上贡献力量,吸引、筛选与训练。吸引,通过VR技术将非遗技艺的震撼之处展现出来,引起共鸣吸引更多的受众,受众面扩大的提升,感兴趣或有天赋的人接触到的非遗技艺的可能性也就变得更高了;筛选,在VR体验项目中设置一些简单的互动环节,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能起到初期筛选的作用;训练,搭建专门的虚拟空间,对一些基础知识、初级技艺进行培训,可以更好地节省人力物力。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好的东西如果没有人知道,如果没有人欣赏,慢慢地它就是会消失”。这是剧中主角劝解非遗木雕技艺老师傅时所说的话,这个道理放在任何一项非遗技艺之上都是同样适用的。
(《去有风的地方》非遗传承木雕坊)
文化遗产为VR内容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任何一段关系都应该是双向奔赴的,只靠某一方的独自付出就会失衡、难以长久。男女之间的感情如此,VR技术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我国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多样性世所罕见,仅本文提及的事物就有:壁画、园林、墓葬、矿物冶炼、丝绸织造等多个方面。如此众多且璀璨的文化遗产,就像是一处处未被开发的素材宝库。
文化遗址、文物的再现,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少数民族文字/文化、民间传说等的呈现,都可以作为VR内容创作的灵感源泉。并且,这些内容还有可能被赋予特殊的含义,从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由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出品的聚焦大湾区非遗文化的VR纪录片《来自大湾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这里就不做展开了。
(VR纪录片《来自大湾区》宣传图)
VR技术+文化遗产的前景展望
当然了,基于VR技术的文化遗产推广与传媒传播,以及基于文化遗产的VR内容创作,好处多多,却也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事情。前景可能是广阔的,但道路不一定是笔直畅通的。首当其冲的一点就是大众接受度的问题,游客是否接受VR展示的形式、传承人是否接受非遗技艺被制作成VR内容等,都需要纳入考量范畴。
其次,就是如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利用的平衡。这一问题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由来已久,只是说,搭建VR项目可能又会增加一笔不菲的额外开销。那么,这笔开销能否被VR体验项目的收入覆盖,需要多久才能被覆盖,以及项目制作时的内容质量监督、后续商用管理等,都是需要去考量的。
但无论如何,VR技术可以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一个新的选择,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同时,“绑定”了文化遗产的VR,或许也能得到更好的普及与发展。